【諗唔到點答?善用停頓的藝術】
聽完問題,可以馬上講出答案,我哋會認為呢個人頭腦清醒,轉數快,應對能力超強。就係呢個光環,令好多人為咗俾對方良好印象,聽完問題未仔細思考,就衝口而出一邊答,一邊繼續諗。口才好嘅朋友,都尚算可以咁做,但口才麻麻地嘅,不妨善用一下「停頓的藝術」。
「尷尬沉默法則」(The Rule of Awkward Silence)係指對住好難、充滿挑戰性嘅問題,其實可以唔使即刻答,反而停一停諗一諗,用10 秒、20 秒或者更長時間,組織好再答問題。你可能會擔心,對方咪會覺得自己好廢?美國商業雜誌《Fortune》有一篇文章講過,Tim Cook喺meeting出名習慣以長時間、令人唔舒服嘅停頓位見稱;而Jeff Bezos亦會喺meeting前吩咐所有人沉默30分鐘,先專心閱讀手頭agenda做準備。兩位咁出名嘅CEO都有呢個習慣,係咪立即令你對「停頓一下再作答」信心大增先?
不過喺香港,秒秒鐘幾百萬上落,咩都講求要快,「停頓的藝術」會唔會唔太岩用呢?我自己就咁睇,如果未諗清楚,就一輪嘴答問題,但係又講唔到重點,對方亦拎唔到想要答案,其實只係做到「快」,但做唔到「狠」同「準」,就算幾快都無用喇!相比之下,寧願你先沉思一會,將問題抽絲剝繭,組織好晒先答人。一來面對難題,經過思考先答,對方會覺得出自真心,唔係未經大腦求其答;二來搶住答再繼續諗,自然出現轉彎抹角無養分內容,對方聽落認為你詞不達意,隨時對你表達能力大扣分。
說話同行動一樣,快思慢想,保持謹慎,不做多餘事,不說多餘話,做到例不虛發。「快」不如「慢」,「狠」不如「穩」!